中國古詩詞門戶,傳統文化學習,中專技校大專院校招生--華南書院網

當前位置:華南書院網 > 姓名 > 袁蘇

  袁

  一、尋根溯祖 

  1.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媯姓,即為古帝王虞舜之后。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顓頊的后代,因生在姚墟(今山東菏澤東北)而得姚姓。他又曾住在媯汭河(今山東永濟南),所以后代又有媯姓。以媯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滅商后封為陳侯(建都于宛丘--今河南淮陽)的陳胡滿,陳胡公媯滿的11世孫有個叫諸的,字伯爰,其孫濤涂,以祖父的字命氏,稱爰氏,春秋時世襲陳國上卿。由于當時"爰"字和"袁、轅、榬、溒、援"等字音同,所以后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6個字為姓。正如《袁樞年譜》所云"一姓有六字五族之異"。據《通志.氏族略.以字為氏》所載,"袁"亦作"轅"、"爰"。陳胡公之裔。十八世孫莊伯生諸,字伯爰。伯爰之孫濤涂,以王父字為氏,稱"爰濤涂"。亦作袁濤涂。世代為陳上卿。其后有"袁"氏 。史稱袁氏正宗,衍生出汝南袁氏與陳郡袁氏。陳郡袁氏從周朝就已世居我國北方,從魏晉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經南遷,出自陳郡、汝南兩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許多地方,隋唐以前,袁姓的許多顯赫名人已出現在江南地區。明、清之際,袁姓已遍及全國。

  2.出自軒轅黃帝,軒轅以土德得天下。軒轅氏,又稱玄袁氏,為少典氏之子,因其族善制作大車轅,駕車周流天下,故而稱軒轅氏。其居住地又因黃帝軒轅氏而命名軒轅之丘,軒轅氏起兵革炎帝,以車帳相結為營,因是軒轅氏發明,世稱"行轅"。軒轅氏初都有熊之墟(鄭州或開封),所居之地,有以轅為名之邑,后稱為袁邑。上古時"爰"字和"袁、轅、榬、溒、援"等字音同意同,軒轅氏革炎成功,代炎帝而當天子,號黃帝。其后裔以邑為氏,世代相傳姓袁。后衍遷河北,這就是河北袁氏。

  3.出自少數民族。據《魏書·高車傳》云:"高車,蓋古赤狄之種,初號為狄歷,北方以為敕勒,諸夏以為高車丁零,其語略與匈奴同而有小異,其種有狄氏、袁紇氏、斛律氏、解批氏、護骨氏、異奇斤氏。……無都統大帥,當種各有君長,為性粗猛,黨類同心,至于寇難,翕然相依,斗無行陣,頭別沖突,乍出乍入,不能堅戰,其俗蹲踞褻黷,無所忌避,婚姻用牛馬納聘以為榮。俗無俗,不作酒,迎婦之日,男女相將,持馬酪熟肉節解,主人延賓,亦無行位,穹廬前叢坐,飲宴終日,復留其宿,明白將婦歸。頗諱娶寡婦而優憐之,其畜產自有記識,雖闌縱在野,終無妄取。俗不清潔,喜致雷震。其死亡葬送,掘地作坎,坐尸其中,張臂引弓,佩刀挾槊,無異于生,而露坎不掩,其遷徙隨水草,衣皮食肉,牛羊畜產,盡與蠕蠕同,唯車輪高大,幅數至多。"高車之種有六:狄氏、袁(韋)紇氏、斛律氏、解批氏、護骨氏、異奇斤氏。又有十二姓:一曰泣伏利氏,二曰吐盧氏,三曰乙旃氏,四曰大連氏,五曰窟賀氏,六曰達薄氏,七曰阿侖氏,八曰莫允氏,九曰俟分氏,十曰副伏羅氏,十一曰乞袁氏,十二曰右叔沛氏。"(見《北史·高車傳》。)六種之袁紇氏,袁韋形近,韋回同音,實乃回紇部族。《唐書·回紇傳》云:"回紇,其先匈奴之裔,在后魏時號鐵勒部落,依托高車,臣屬突厥,近謂為特勒,自突厥有國,東西征討,皆資其用,以制北荒。"此回紇,即高車六種之袁紇氏。在以回紇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聯盟,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圖瓦共和國的先民。唐謂之"都播"或"都波",《蒙古秘史》寫作"禿馬敦"、"禿巴思",《元史》寫作"吐麻"、"禿馬"。第十一姓乞袁氏,實即成吉思汗之始祖"乞顏氏",或稱"乞引氏"。袁、顏、引,大致同音,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。乞袁氏與"元朝"中的"元"是一定根據的,其后裔自謂出自蒙古族王公顯貴乞袁氏家族,隨后人以袁為姓。

  4.出自拓跋姓,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將皇姓拓跋改為漢字元姓,成為當時天下第一姓。其后分不清元、袁二姓,故此支袁氏流傳至今。

  二、遷徙分布

 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發祥地河南發展繁衍,其發展中心為陳郡,尤其是汝南。秦漢時期袁氏以向外地播遷。由于戰亂、官職調遷等原因,陳郡袁氏與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許多支脈,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(今江蘇徐州),還有一支徙居河東(今山西永濟西南);袁紹的后裔有一支徙居東陵東光(今屬河北);袁術的子孫分散于江、淮間,有一支居住在襄陽;袁渙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(今陜西西安),又有一支徙居華陰。 南宋有史學家袁樞為建安人(今福建建甌),說明南宋以前,已有袁氏徙居福建。據《袁氏族譜》記載,袁安第38世孫袁志君因任廣東布政使,自江西信豐遷至廣東東莞溫塘茶園定居,為廣東袁氏開基始祖,其后裔分居興寧、梅縣、惠陽等地。閩、粵袁氏于清代開始陸續有人移居臺灣,有的又進而徙居新加坡、印尼及其他國家。

  三、郡望堂號

  【堂號】

  "臥雪堂":東漢袁安沒作官的時候,客居洛陽,很有賢名。一年冬天,洛陽令冒雪去訪他。他院子里的雪很深,洛陽令叫隨從掃出一條路才進到袁安屋里。袁安正凍得蜷縮在床上發抖。洛陽令問:"你為什么不求親戚幫助一下?"袁安說:"大家都沒好日子過,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擾人家?"洛陽令佩服他的賢德,舉他為孝廉。這就是"臥雪堂"的由來。

  "守正堂":袁安為人嚴謹,后來作了楚郡太守。當時楚王謀反,株連了數千人。袁安處理這個案子時,審清問明,釋放了4000多人。后來外戚竇氏擅權,袁安守正不屈,所以又叫"守正堂"。

  袁氏又以"陳郡"、"汝南"、"彭城"、"陳留"等為其堂號。

  【郡望】

  陳 郡:秦時置郡。此之袁氏為濤涂裔孫直系地望。

  汝南郡:漢時置郡。此之袁氏為陳郡袁氏分支,其開基始祖為袁安。

  彭城郡:西漢時置郡。此之袁氏出自陳郡,為袁生之后。

  襄陽郡:東漢時置郡。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,為袁術之后。

  四、歷史名人

  袁 枚:清代著名文學家,是當時著名詩歌理論家,論詩主張性靈,反對形式主義和擬古。著有《隨園詩話》。與薛士銓、趙翼并稱"江右三大家"。

  袁崇煥:明末大將,著名軍事家。屢次取得對后金作戰的勝利,寧遠一役使努爾哈赤受傷而死;寧錦大捷,又逼皇太極大敗而歸。

  袁山松:西晉吳郡太守。他性情秀遠,擅長音樂,其歌《行路難》,聽者無不落淚,與羊曇之唱樂、桓伊之挽歌,并稱"三絕"。

  袁 盎:楚人,是歷史上第一個揚名于史籍的袁姓著名人物。他在漢景帝"七國之亂"時,曾奏請斬晁錯以平眾怒,結果"七國之亂"平定后,他就被封為太常,顯赫異常。

  袁 樞:南宋史學家。著有《通鑒紀事本末》四十二卷,記239事,各自獨立成篇,為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著作。

版權說明:
本網站凡注明“華南書院網HNSYW.COM 原創”的皆為本站原創文章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!
本網轉載皆注明出處,遵循行業規范,如發現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的,請與我們聯系處理!
您可以掃描右側微信二維碼聯系我們。
·上一條: | ·下一條:
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合作聯系 會員說明 新聞投稿 隱私協議 網站地圖
成人深夜福利视频| 国语第一次处破女|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| 成年女人看片免费视频播放器|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|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无吗高清 | 青草青视频在线观看| 国产第一福利136视频导航| 69av免费观看|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| 香蕉视频国产在线观看|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|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|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| 里番肉本子同人全彩h| 国产免费直播在线观看视频|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|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| 美女性生活电影| 北条麻妃74部作品在线观看| 第一福利官方航导航| 免费观看性欧美一级| 污污网站免费入口链接|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| 欧美a视频在线观看|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|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|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| 日本人的色道www免费一区|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| 成品网站nike源码1688免费|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|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免费视频| 一级**爱片免费视频|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| 91青青草视频|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| 绿茶可约可空降直播软件|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| 欧美黄色xxx|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