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他
tā ㄊㄚˉ
英語 other, another; he, she, it
德語 er (ihm, ihn)? 法語 il,lui 詳細字義 ◎ 他 tā 代 (1) (本作“佗”。形聲。從人,“它”省聲。本義:負擔) (2) 古代、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,現代則用于稱代自己和對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[he] 某以非他故。——《儀禮·士昏禮》。注:“彌親之辭。” 他用剛日。——《儀禮·士虞禮記》 又如:他家(他或她);他每(他們,他懣);他爹(他大。方言。孩子的爹);他倆(他們兩人)。任指第三者。當沒有必要區分性別或性別不明時用“他”。 如:他誰(猶言何人、誰);他適(指女子改嫁他人,改嫁) (3) 表示指稱,相當于“別的”、“其他的”,與“此”相對 [other]。 又況于他物乎?——《呂氏春秋·貴生》。注:“猶異也。” 我亦無他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歸田錄》 他工輩。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 此無他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原君》 不在他人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又如:他山(別處的山);他心(別的打算;異心);他志(別的想法、企圖);他故(別的理由、原因;別的事);他室(別室);他途(別的途徑。多指不正當的途徑);他處(別處);他腸(異心,惡意);他意(別的企圖;異心) (4) 虛指 [it]。 如:吃他一頓;打他個措手不及。 常用詞組 第三人稱。指你我以外的第三人。 另外的、別的。如:「他人」、「他日」、「他家的事」。 其它方面的。如:「早已他去,不知所終。」 別的方面或其餘的事。《詩經·小雅·小旻》:「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。」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王顧左右而言他。」 用於句中當襯字,無所指。如:「唱他幾句」、「喝他幾杯」。有時綴以「這」、「那」。如:「投宿於他這旅舍」、「看他那天氣好像要下雨」。亦可綴「這個」。如:「我恨就恨他這個冰天雪地」。 (一)?之又音。 【廣韻】託何切【正韻】湯何切,??音拖。與佗它通。彼之稱也,此之別也。【左傳·莊二十二年】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。【詩·鄘風】之死矢靡他。 又【小雅】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。 又【玉篇】誰也。 又邪也。【揚子·法言】君子正而不他。 又凡牛馬載物曰負他。 又【集韻】唐佐切,同?。亦畜負物也。 又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不被創刃,怖而死者,他他藉藉,塡坑滿谷。【註】他音〈口??〉。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。 又【正字通】方言呼人曰他。讀若塔平聲。
他們他人他日他殺他山攻錯他傷他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