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討
(討)
tǎo ㄊㄠˇ
英語 to discuss; ask for, beg; demand; dun; marry
德語 ausbitten, erbitten (V)?,trauen, ehelichen (V)?,verlangen, abrufen (V)?,verurteilen, tadeln, anprangern (V)
法語 demander,réclamer,provoquer,discuter,réprimer par la force,épouser (une femme)?
詳細字義
◎ 討
討 tǎo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從言,從寸。言,言論。寸,法度。用言論和法度進行處治。本義:聲討)
(2) 同本義 [denounce;condemn]
討,治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討,誅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。——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
楚人討 陳叛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五年》
(3) 討伐;誅戮 [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;kill]
鄭伯為王左卿士,以王命討之。——《左傳·隱公九年》
托臣以討賊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討賊督師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又如:征討(出兵討伐);討掩(討伐掩捕。掩捕,乘人不備而捕捉);討貳(征討叛逆不忠的諸侯);討賊(征討叛逆或盜賊);討亂(征伐亂事);討蕩(征討掃蕩)
(4) 探究 [make a thorough inquiry;probe into]
世叔討論之。——《論語》
又如:討實(摸清;落實);討究(探討研究事物的道理);討索(研討探索)
(5) 索取 [ask for]
何辱討焉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
又如:討針線(討零花錢;靠人過日子;受人節(jié)制);討彩頭(以祝賀主人吉利的名義索取財物);討春(尋春,探春;舊時稱卜卦算命)
(6) 乞求 [beg for]。
如:討分上(討人情;講情面);討火(借火);乞討(向人要錢要飯等)
(7) 得到利益或利潤 [get]。
如:討彩(博得喝采);討乖(博取乖順的好感);討野火(占別人便宜)
(8) 誅殺 [kill]
討,誅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是兒小秦武陽二歲,而討殺二豪。—— 柳宗元《童區(qū)寄傳》
(9) 娶 [marry a woman]。
如:討親(娶親);討老婆
(10) 招致 [incur]。
如:討口牙(惹口舌);討氣(惹禍;令人厭煩);討人憐;討人厭;討厭
常用詞組
【唐韻】他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土皓切,??叨上聲。【說文】治也。從言從寸。【徐曰】寸,法也。奉辭伐罪,故從言。會意。【書·臯陶謨】天討有罪。【疏】討治有罪,使之絕惡。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。【註】討,治也。
又【廣韻】誅也。【類篇】殺也。【正韻】訶也。
又除也。【公羊傳·隱四年】其稱人何,討賊之辭也。【註】討者,除也。
又【玉篇】去也。【禮·禮器】君子之于禮也,有順而討也。【疏】順序而稍去之也。
又【類篇】求也。【??韻】探也。【正韻】尋也。【論語】世叔討論之。【註】討,尋究也。【後漢·王充傳】討摘物情。【三國志·袁紹與公孫瓚書】尋討禍源。
又雜也。【詩·秦風】蒙伐有苑。【傳】蒙,討羽也。【箋】討,雜也。畫雜羽之文于伐。
又官名。【舊唐書·職官志】貞元末,置招討使。【金史·百官志】招討司使招懷降附,征討攜離。
又葉他口切,偸上聲。【焦氏·易林】三絲綰弩,無益于輔。城弱不守,郭君受討。